具體內容如下:
一、工作內容
(一)進一步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組織體系,加強重點專業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。要進一步加強各專業質控組織體系建設,以病理為重點,加強質量管理與控制。一是擴大室間質評項目數量和覆蓋范圍,提高檢查、檢驗同質化程度,推動檢查、檢驗結果互認。二是加強遠程會診體系建設,推動遠程病理,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利用率,促進資源下沉。三是加強相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與培養,重視針對基層醫療機構檢查、檢驗技術人員的能力培訓和質量控制。四是加強住院病歷及病案首頁質量管理與控制,為推動信息化質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礎。
(二)加強疾病分級診療過程中醫療質量連續化管理。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指導醫療機構按照基層首診、雙向轉診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要求,以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重點,強化“以 患者為中心,以疾病為鏈條”的醫療質量管理工作。一是標準統一,診療規范。制訂并嚴格落實相關疾病診療規范、指南和臨床路徑,規范相關疾病在不同級別、不 同類別醫療機構的診療行為,提高同質化水平。二是暢通機制,無縫銜接。依托醫療聯合體、對口支援等分工協作模式,落實相關疾病入、出院和雙向轉診標準,創 新患者綜合管理分工協作機制,打破疾病管理的機構壁壘。三是提升醫療機構內門、急診患者診療連續化程度。創新對長期慢性病患者、復診患者的門急診服務工作 機制,嘗試優先安排熟悉患者病情的醫師提供服務,提高患者疾病長期診療過程的連續化水平,改善患者就醫感受。
(三)加強重點病種及醫療技術質量管理和費效比控制。 要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,選擇發病率、死亡率較高,費用負擔較重的部分病種和醫療技術作為切入點,如:腦卒中、冠心病(介入技術、冠脈搭橋技術)、常見腫瘤 性疾病(肺癌、食管癌、胃癌、結直腸癌)、兒童白血病(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、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)、兒童先天性心臟病(房間隔缺損、室間隔缺損)、髖膝 關節置換技術、四級消化內鏡診療技術等,進一步規范臨床診療行為,提升診療質量,加強成本核算、過程控制、細節管理和量化分析,不斷優化費效比。一是完善 并落實相關病種和醫療技術的診療規范、臨床路徑、質控指標和標準,突出全過程質量管理,指導醫療機構不斷提升診療質量安全水平,提高治療效果。二是指導醫 療機構研究建立相關病種和醫療技術的投入產出分析模型,加強全過程成本精確管理,優化投入產出比,減輕人民群眾不合理看病就醫負擔。三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加 強質控和費效相關信息的收集、分析與反饋。